欧洲杯买球app-2024欧洲杯买球平台 学习正当时 第一议题

感悟习近平主席俄罗斯之行的“历史逻辑”-欧洲杯买球app

时间:2023-03-24   来源:新华社

  3月的莫斯科天朗气清。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这是习近平主席本月早些时候再次当选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也是他时隔3年多再次来到莫斯科。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大背景下,这次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备受中俄两国和国际社会关注。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为何将俄罗斯作为连任国家主席之后的首访国家?

  习近平主席此访期间,多次谈到“历史逻辑”一词——

  “中俄互为彼此最大邻国,同俄罗斯巩固和发展长期睦邻友好关系,符合历史逻辑,是中方的战略抉择,不会因一时一事而改变。”

  历史长河波澜壮阔。“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是以百年、千年为计。”中俄关系发展的历史逻辑,以宏阔的历史视野连接起过去、现在和未来,揭示出中俄关系成熟、稳定、自主、坚韧的历史必然,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给世人以深刻启示。

  (一)

  “中俄关系已经走过70余年风风雨雨。抚今追昔,我们深深感受到,今天的中俄关系来之不易,中俄友谊历久弥新,必须倍加珍惜。”

  “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中俄关系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关键在于找到了国与国正确相处之道。”

  在赴莫斯科对俄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以70余年的时间维度,阐明中俄关系发展的历史经纬。

  回顾世纪风云变幻,作为山水相连的邻邦,中苏曾有过结盟的历史,也有过对抗的时期,双方关系走过弯路。正是在深刻汲取历史经验、准确把握时代潮流的基础上,中俄发展双边关系确立了“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和“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理念。

  10年前,习近平主席首次当选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就来到俄罗斯。10年来,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40余次会晤,以多种方式保持密切联系沟通,共同引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

  当地时间3月2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这是两国元首举行小范围会谈。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此访期间,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长时间深入、坦诚交流,就中俄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了真挚友好、富有成果的会谈,达成许多新的重要共识。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俄“树立起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典范”。中俄既是邻国,也是大国。对于世界和平稳定,大国肩上都承担着特殊责任。大国关系范式,是观察中俄关系一个很好的视角。

  大国交往,是搞封闭排他、你输我赢的集团政治,还是光明正大、坦坦荡荡的君子之交?

  结伴而不结盟、对话而不对抗、共赢而非零和,中俄关系走出的国与国正确相处之道,对于大国交往具有显著示范意义。

  作为新型国际关系典范的中俄关系,与冷战时期的军事政治同盟有着根本不同,是对那种过时的国家关系模式的超越。那些习惯用冷战结盟滤镜看中俄关系的国家,看到的不过是自己的倒影。

  (二)

  国家间关系发展,最强劲的动力来自哪里?

  记者在莫斯科期间,遇到的几乎每一个俄罗斯人都对习近平主席来访充满欣喜与期待。报纸、电视和互联网上,轮番播报着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各项日程的新闻;访问车队途经之处,很多俄罗斯民众热情挥手致意……对中国朋友,俄罗斯人民发自内心诚挚欢迎。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发展两国关系,必须顺应人民意愿,维护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中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正是两国人民共同意愿和共同利益所在。

  跨越10年的一组数字和事实,直观地呈现出新时代中俄关系蓬勃发展的势头,充分说明了中俄全方位务实合作的巨大发展潜力:

  202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突破1900亿美元,比10年前增长了116%。中国已连续13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两国双向投资规模持续增长,能源、航空航天、互联互通等领域大项目合作稳步推进,科技创新、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合作势头强劲,地方合作方兴未艾……

  这些合作的飞速发展,在为两国民众带来实实在在好处的同时,也为中俄各自发展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地时间3月2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俄罗斯联邦总统关于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明》。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俄罗斯联邦总统关于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明》,确定将在八个重点方向开展双边经济合作。

  中俄两国一贯坚定支持彼此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支持彼此发展振兴。当前,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俄方也在推进2030年前国家发展目标。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中俄两国是“发展振兴道路上的同道人”。

  无论是从国际关系的现实还是从历史的长镜头来看,俄罗斯都需要繁荣稳定的中国,中国也需要强大成功的俄罗斯。中俄携手推进双边关系发展,加强互利共赢务实合作,对于维护两国人民福祉、促进彼此发展振兴具有关键意义。

  (三)

  当地时间3月2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这是两国元首举行大范围会谈。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这次访问恰逢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10周年。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首次国事访问期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提出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10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同追求。

  然而,与此同时,世界上也有一些动向令人担忧: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10年前那场著名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鲜明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

  这番话掷地有声,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中俄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主要大国,都支持世界多极化,都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面对当前世界形势,中俄责无旁贷,应该共同努力,引导和推动全球治理朝着符合国际社会期待的方向前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两国关系远远超出双边范畴,对世界格局和人类前途命运至关重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双方将以宽广视野、长远眼光看待和把握中俄关系,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主席的话语,展现出一位大国领导人深厚的天下情怀与历史担当。

  (四)

  乌克兰危机备受国际社会关注。习近平主席在同普京总统就乌克兰问题交换意见时,也谈到了“历史”——“历史上看,冲突最后都需要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

  危机发生以来,从提出“四个共同”“四个应该”“三点思考”,到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再到中俄元首签署联合声明强调通过和谈解决乌克兰危机……中方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身立场,积极劝和促谈,同一些国家持续拱火浇油、滥施单边制裁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当地时间3月2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会见记者。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复杂问题没有简单解决办法。“越是困难重重,越要为和平留下空间;越是矛盾尖锐,越不能放弃对话努力”,习近平主席的论述,彰显了中国坚定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对话一边、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的客观公正立场,传递出迎难而上、推动问题朝着正确方向解决的历史主动精神。

  放眼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在变乱交织的世界形势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定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穿越惊涛骇浪的远航。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了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中国矢志不渝,笃行不怠。

  俄罗斯文学巨匠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写道:“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

  习近平主席曾引用这句话,并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无论会遇到什么样的曲折,历史都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

  这也正是中国处世的历史逻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