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增信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欧洲杯买球app
作者:陈姝
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做到学史增信,就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进一步以信仰信念信心之光照亮前行的道路。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一个政党,如果没有共同的信仰,就等于没有政治灵魂、形同一盘散沙。信仰因其高远,往往需要与不同阶段的具体奋斗目标结合起来,逐步变成社会的现实和历史的真实,从而转化为内心不可撼动的信念。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共同信仰,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信仰信念信心从本质上来说是统一的,始终贯穿于党的百年历史,集中体现了党的初心和使命,构建起共产党人坚不可摧的精神世界。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就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探求人类解放指明了方向;之所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就因为这条道路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人间正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有了信仰信念信心的指引和支撑,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使自身从弱小走向强大,使人民从苦难走向幸福,使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信服地表明了信仰信念信心是共产党人的核心精神支柱,是百年大党始终风华正茂的“真正优势”。
风云激荡的党史告诉我们,信仰信念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坚守。在党的历史进程中,信仰不是没有遇到过怀疑和非难,信念并非没有遭遇过考验和挫折,即便在当前,“过时论”“无用论”“失败论”等错误观念仍然时不时出现。但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历经百年风雨淬炼,马克思主义不仅没有“被送进历史博物馆”,反而随着时代和实践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结出饱含中国精神、时代精华的硕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提供了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思想支撑和理论支持,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不仅没有倒,反而举得更稳更高,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把科学社会主义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理论不断发展、制度日趋成熟、文化持续繁荣,成就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为坚定“四个自信”奠定了坚实基础。笃守信仰信念的过程,也就是信心不断增强的过程。中华民族从根本上扭转了近代以后不断衰落的历史命运,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如同“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遥遥在望。
激浊扬清的党史告诉我们,坚守信仰信念信心不是光挂在嘴上说说就行的,而需要见诸行动、一生践行。没有人天生拥有“金刚不坏之身”,信仰信念信心必须在艰难险阻、风浪考验和名利诱惑中经受一次次的淬火锤炼,才能更加牢不可破,深植灵魂血脉。历史实践就是检验真假信仰的试金石。纵观百年党史,无数革命领袖和革命先烈为了坚守信仰和主义,百折不挠一往无前、身处绝境向死而生,不惜以生命和热血浇灌“共产花开”。那些历史场景里时时闪耀的信仰光芒,那些历史叙事中处处凝结的精神价值,总是以无声的穿透力感召着后来人赴汤蹈火、前赴后继。而反观一些背叛革命者和腐败堕落者,却大多是从理想信念动摇开始,直至丧失信仰、迷失方向,最后走上自我毁灭之路。毛泽东同志曾以张国焘为例,说他不是也信仰过马克思主义吗?他现在到哪里去了呢?他一小差就开到泥坑里去了。大浪淘沙,坚守信仰者名垂青史,背弃信仰者终被历史无情淘汰。
学史增信,知史奋进。历史和实践深刻启示我们:信仰信念信心是在党的百年历程中凝聚而成、不断砥砺的。立志千秋伟业,越是接近伟大梦想,越是需要从党的历史中采撷养分、汲取勇气、寻找动力。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加强全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强调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这就进一步为我们指明,信仰信念信心既要通过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来加深领悟,也要通过学习党的历史来不断增强。面对民族复兴和世界变局的交织激荡,我们要从中华民族的历史、党的历史的大视野来看待信仰信念信心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功能,在党史学习中筑牢信仰之基、高扬信念之旗、凝聚信心之力,不忘初心再出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勇毅前行。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