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买球app-2024欧洲杯买球平台 学习正当时 第一议题

回答时代课题 推进理论创新-欧洲杯买球app

时间:2020-09-15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 丁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回答和解决时代课题中不断创新发展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那样,“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都是通过思考和回答时代课题来推进理论创新的。”回答时代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鲜明理论品格。

  通过思考和回答时代课题推进理论创新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不断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各种错误理论。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直截了当地指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正在走向平庸和衰落。马克思将这一著作称为“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驳斥了青年黑格尔派分子对蒲鲁东经济学理论的攻击,认为蒲鲁东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像青年黑格尔派分子那样追求“抽象的科学目的”,而是从社会的现实出发,“向社会提出一些直接实践的要求”。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对蒲鲁东的唯心主义经济学观点和他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歪曲进行了深刻批判,提出了剩余价值思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在巴黎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重大成果,是马克思建立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第一次尝试,其对生产劳动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私有制的产生和存在等问题的探究,都具有理论创新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从青年时代就积极投身那个时代的社会实践和革命活动。1845年到1848年,马克思在流亡布鲁塞尔期间,通过写作、演讲和实际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站上时代的风口浪尖。这期间,他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同恩格斯一道参与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制定了国际工人运动的纲领,领导建立了共产主义的政党组织。写于1845年秋至1846年5月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直面时代矛盾、回答时代课题、系统阐述唯物史观的标志性著作。之前,马克思同恩格斯去英国考察了曼彻斯特和伦敦的工厂,直接接触到工人,零距离了解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状况及其工人运动,为深入研究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规律,深入探讨资本主义生产和私有制的发展过程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被用来指导政治经济学和革命运动,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实质,为工人阶级提供了科学世界观,满足了那个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需要。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层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考察和探究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功课。发生在欧洲和北美的1857年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了工厂倒闭、企业破产,失业激增,马克思写信告诉恩格斯,在这场“以前从未有过的全欧规模”的危机中,“我不认为我们还能长久地在这里当旁观者”。马克思敏感地意识到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预示着无产阶级新的革命运动正在酝酿并临近,他兴奋地说:“我现在发狂似的通宵总结我的经济学研究,为的是在洪水之前至少把一些基本问题搞清楚。”《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就是在经济危机期间写成的。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以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认真研究,对劳动价值论、货币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趋势作了科学阐释,同时又考察了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经济社会形态,作出了“令人不愉快的预言”。出版于1859年6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大部分内容写于1857年经济危机发生后不久,该书在分析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第一次阐述了价值和货币学说,构成了马克思全部经济学说的基础。《资本论》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是全面回答时代之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著作。列宁认为,《资本论》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使人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列宁通过考察俄国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分析俄国的经济和社会阶级结构,撰写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列宁理解方式,创立了帝国主义理论,成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解决俄国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光辉典范。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作家主张“从当前的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研究、运用。”我们党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密切结合中国实际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分析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探索形成了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国家一穷二白的局面,我们党带领人民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毛泽东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实际出发,提出我国经济建设要农、轻、重协调发展,推动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勒紧腰带搞建设,奋力追赶世界工业革命的步伐,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单一的农业国向工业国的方向迈进。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实践的结合,形成了作为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这一理论的形成过程中,毛泽东大量研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思考。1960年2月,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没有哲学家头脑的作家,要写出好的经济学来是不可能的。马克思能够写出《资本论》,列宁能够写出《帝国主义论》,因为他们同时是哲学家,有哲学家的头脑,有辩证法这个武器。”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根据当时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借鉴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逐步提出和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破除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二元对立思维,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实现了从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思考与回答时代课题的思想自觉。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切实解决发展动力不足、发展不协调等突出问题至关重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察和科学把握,是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引领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科学指引。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体现了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事关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和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科学回答了关系我国长远发展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了对政治与经济关系的科学把握,将经济建设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治国理政规律有机结合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今年以来,我多次讲,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个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这一重要论断,是我们党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基础上,勇于开顶风船、化危为机,不断挖掘内需潜力、增强经济内生动力的战略调整之策。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在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方向,不断调整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同时,立足强大的国内市场,打通梗阻堵点,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内大循环,增强中国经济抗击风险的耐力和韧劲。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