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主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制度之基-欧洲杯买球app
作者: 吴文成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进入新一轮动荡时期,如何维护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再次摆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就如何应对疫情扩散、巩固多边主义、改革全球治理体系做了精辟阐释。
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始终践行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习近平主席同时指出,“任何国家都不能从别国的困难中谋取利益,从他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呼吁人类要“跳出小圈子和零和博弈思维”,真正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主席此次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掷地有声,为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治理指明了方向。中国要“坚持走多边主义道路,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的坚定承诺,为饱受个别大国单边主义之苦的全球多边制度体系提振信心。
习近平主席在大会上作出的中国“设立规模5000万美元的第三期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信托基金”以及“设立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和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等庄严承诺,更是中国聚焦行动、真正“践行多边主义”的坚实体现。
75年前,反法西斯国家和力量在取得二战胜利后,缔造了联合国,希冀借助多边主义制度确保战后世界的持久和平与繁荣。这一明智的战略选择,事实上为战后延续至今、在世界历史上罕见的“长和平”奠定了制度基础。中国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回望历史,中国的复兴发展与联合国的命运紧密相连。
坚持走多边主义道路,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不仅完全契合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奋斗方向,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制度根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走的是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的道路。作为中国提出、世界普遍认同的愿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借助现有的多边制度体系来加以培育、监督和保障。多边国际制度具有的汇聚信息、稳定预期、降低成本、凝聚共识、打造共情等功能,无疑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过程中需要借重的力量。可以说,一个稳定、高效和权威的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全球多边制度体系,乃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
在当前单边主义甚嚣尘上之时,中国借鉴过去几百年来大国兴衰的历史经验,主张维护多边制度,不追求绝对安全,不搞你输我赢,坚持以多边求和平、以合作求发展。中国以实际行动向国际社会表达了自己坚定走共同发展和多边主义道路的决心。
例如,中国加大减排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大力推进rcep协定尽快签署,推动《南海各方行为准则》最终通过,正式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等等。可以说,通过这些中国需要承担很多义务和责任的多边行动,中国向国际社会发出了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的清晰信号,并有力维护了当前的全球秩序。
例如,中国坚定支持多边主义,有助于巩固以世界贸易组织为基石的多边贸易体制,有助于保障全球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有助于维持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体系。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扩散,中国承诺进一步向联合国相关应对计划捐资,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发挥主导作用,表示将把自己研发成功的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广泛地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分享。这些支持多边主义的实际举措必将有力维护全球公共卫生秩序。
中国在积极维护多边制度体系的同时,客观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了和平安全的环境。一枝独秀不是春,可以想象,“以实力谋和平”必然会破坏国际规则、国际法和国际规范,导致国际社会退回到丛林世界,从而陷入霍布斯所说的“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状态。
这并非杞人忧天。进入21世纪之后,特别是近年以来,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遭遇重大挑战。美国奉行单边主义,处处本国优先,不断“退群”和威胁“退群”,长期拖欠联合国会费,动辄吊销联合国工作人员签证,阻碍世界贸易组织法官的遴选,更频频挥舞贸易制裁大棒,大搞“长臂管辖”,随意破坏世界贸易和全球供应链的稳定。美国正在给世界带来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引起全球广泛的担忧。同时,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多边体系在经历多年运转后,自身也产生了诸多问题,表现出诸多不适应。全球治理体系亟待改革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变化了的世界政治经济,满足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现实需要,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影响。在这个时刻,我们更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世界各国不应回到以邻为壑的权力政治、大国争霸的单边主义泥沼里,而应勇敢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直面贫富差距、发展鸿沟等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真正践行有效的多边主义治理,相互尊重、同舟共济,努力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制度之基。各大国更要有大国的样子,努力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进而共同创造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吴文成,系外交学院副教授、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