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初心的时代答卷-欧洲杯买球app
(一)
秋色浸染三里河,距天安门3公里处,“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美景醉人。
70年前,这片地界还是臭名昭著的龙须沟,初生的市政府拿出全年预算的2.25%,将污水明沟改造成地下水道,结束了“臭沟淹人”的历史。
“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为首都服务”,从新中国成立那天起,北京城的发展建设便蕴含着强烈的民生底色。
70年光阴见证,曾经满目凋敝的古城,成长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其“现代”、其“首善”,体现在广厦大道中,更体现在无数人脸上的“幸福指数”中。
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
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策基点,也是北京这座大城念兹在兹的澎湃初心。
(二)
“无风三尺土,有雨半街泥”,街巷泥泞、破屋肮脏,遍地垃圾、污水塘。新生政权的首都,却连最基本的生活条件都不具备。
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人均生产总值仅59美元,居民缺食少肉,人均寿命仅34岁。
立志为民谋福,便决不会坐视民生维艰。
解放后,北京市政建设的头一件事就是清运垃圾,第一年即清运33万吨。两年内,配合爱国卫生运动,淘挖修理地下水道243公里,疏浚河道125公里。三年内,整修道路1000多条。六年间,市属医疗机构病床增长5倍多,基本实现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内有一个基层医疗机构。
尽管新中国家底薄弱、内外交困,北京民生建设的规模与速度,还是远超往日。而更为根本的不同在于,如今现代民生建设不再局限于零星的“富贵区”,受益者变成了最广大的劳动人民。
相较远景,彼时的民生工程仅是开端。但敏感的观察者捕捉到:“这种为劳动人民着想的建设,是中国历史上所从来不曾有过的。”“人民政府真给人民办事。”
(三)
1976年,意大利摄影师马达罗来到中国,这位“改革开放前夕第一位被允许以私人身份来华采访的西方记者”,用相机记录了当时北京的大街小巷。
在那个“质朴、安静和恬淡”的年代,居民楼群拔地而起,公交车已成交通主力,全市共有200多条线路,第一条地铁线路已于1969年建成通车。
这样的生活图景,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日子比,可谓“一步一层天”,但对照欧美包括近邻日本,依然“寒碜”。
“什么叫社会主义?它比资本主义好在哪里?”“什么叫优越性?人民生活水平不是改善而是后退叫优越性吗?”
振聋发聩的发问,刺破了藩篱桎梏。“人民”,是历史性成就的逻辑起点,也是历史性变革的价值起点。波澜壮阔的改革拉开序幕,而亿万人在自己的生活记忆中,体味着这部时代变奏曲的力量和深度。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闸门启动,“个体户”恢复营业,各式服务点多了起来,“一池春水”活了。随着商品价格相继放开,多种经济形式获得认可,物资供应日渐多元,北京逐渐告别短缺经济。
“昭苏万物春风里”。1978年-1998年20年间,北京国民经济增长4.9倍,增速快于欧洲发达城市及正在腾飞的亚洲“四小龙”。
发展是最大的民生,成果理当由人民共享。上世纪90年代,私家车进入北京寻常百姓家,郊区第一条无轨电车——从黄村到玉泉营的410路开通,在北京乃至全国都是“头一份”。
(四)
大河奔流开新路,改革为发展提速,更为民生工作按下“快进键”,注入“加速度”。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北京各区域、各领域号召“少做空谈、多干实事”,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重要民生实事清单”制度:从衣食住行到环境改善再到安全宜居,着力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焦虑的突出问题。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许多北京市民今天视为“标配”的事物,正是在年复一年办好民生实事进程中才化作现实:居民用水“一户一表”,6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公交,就医买药实时结算报销……增民之利,解民之困,在“年初公布,年中检查,年底兑现,接受监督”的循环中,实实在在温暖着千家万户。
办好民生实事,正是为民谋福的缩影。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他们的所思所盼,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南针。北京民生水平“拾级而上”,城市面貌与肌理持续更新。
2008年,奥运北京喜迎八方来客。这场夏日盛会,见证了中华民族重回世界舞台中心的步伐,而北京也因崭新形象和活力状态为外媒感叹“给了世界一份青春”。
新故相推舒画卷,丹青妙手向翠峰。
“青春”北京飞驰向前。改革开放40余年,北京全市gdp增长40倍,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2406元,扣除价格因素,是1978年的170.8倍。光阴荏苒,人民始终是不曾忘却的牵挂,是发展最大的受益者。
(五)
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民生诉求“水涨船高”。在北京这座超大型城市的“民生清单”里,既有多年未解的老大难,亦有与发展伴生的新病患。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让人艳羡的6层板楼成为老旧小区,机动车保有量突破600万辆导致行车难、停车难,冬春“雾霾锁城”带来“呼吸之痛”,新增学校、医院好像总也跑不赢民生焦虑。
再看另一边,北京标志性的胡同生活,许多只是“看上去很美”,大杂院里拥挤脏乱难言宜居,某些历史建筑被淹没在杂乱的废弃物中,古都风貌、历史遗韵亟待抢救。
发展起来以后,面对经济社会双重转型的压力、面对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继续提高民生水平的“边际难度”在客观加大,解决问题的“窗口期”却在缩小。怎么办?一句承诺掷地有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作为“老北京”,习近平总书记五年三次视察北京,四季青敬老院里话家常,雨儿胡同大杂院中问冷暖,春节前夕草厂胡同贴“福”字、包饺子……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总书记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回应民意,展现着一位治国者的担当,也为北京民生建设提出了“落实落小落细”的新要求。
“民生”一词的外延,不断丰富扩展。当吃饱穿暖等“面儿”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人们多元多样的利益诉求,恰恰聚焦于生活的“细枝末节”。“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就是要落实到“深夜通勤安全无忧”中,落实到“‘家门口’的绿地”中,落实到“工资涨幅跑赢物价上涨”中。
铭记“为了谁、依靠谁”,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满意的事情抓起。以百姓之心为心,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评判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也是影响城市温度的关键指标。
(六)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早有学者注意到“群体分化”现象,民生工作服务的都是“人民”,可具体到每一社区、每一街道、每一人家,诉求便参差各异。
对应这种多元多样、千头万绪,民生实事亦年年各有侧重。2019年,本市31件实事,包括新增3万个学位、打造200条示范背街小巷、专项治理物业管理突出问题等,反映出对城市发展脉动的精准把握。
民生责任压在肩头,真正穿准针引对线,将好事办好,又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方式。
滚烫的市民服务热线,一端连着百姓烦难,另一端对应治理资源。以市民诉求为哨声,闻风而动、接诉即办,有一办一、举一反三,治理资源沉至一线,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仅2019年上半年,12345市民服务热线日均接诉约1.7万件,全市37个政府部门、16个区、333个街道乡镇快速响应,织密了城市治理的精细针脚。
2018年,北京老楼加装电梯开工900部。为加装电梯,大量基层组织居中协调,挨家挨户听取意见、修改方案,最终找到了“最大公约数”。基层实践再次证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居民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其实是最高效的”,当民意直接融入“问题端口”,主人翁意识被激活、身份被擦亮,共治共管共享,好事就能办到心坎儿上。
(七)
今天的北京,亦“老”亦“新”。
雨儿胡同青砖灰瓦院落疏朗、人居环境持续提升;东椿树微公园步道上“记忆石”连串,诉说着数百年前兴盛一时的梨园文化;大栅栏历史文保街区利用腾退土地建起“百花园”,重现明清樱桃斜街的种花传统……
纵览全城,对历史文化遗产和老城的整体保护进入全新阶段。擦亮历史文化金名片,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与提升百姓的生活品质并行不悖。
2017年初夏,天坛周边简易楼的2000余户居民,陆续搬进东南五环边的新小区,“南北通透,户户朝阳”,新小区里种着老北京最爱的枣树、香椿、槐树,沿用天坛符号,为大家“留住乡愁留住根”。
前门大街北京坊,原汁原味的蜿蜒胡同中,时尚前卫的网红书店pageone、古色古香的街巷牌楼、造型别致的地灯广场与年代感满满的百年金店和谐共处,成为热门打卡的“中国式生活方式体验区”。
保护古都风貌,兼顾发展节奏;改善城市环境,对接生活诉求。这座生活着2100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承载着、丰富着现代生活的多元选项,各安其所、相得益彰,不断刷新着人们的北京印象。
(八)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70年一路走来,“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这个国家这座城市向前迈进的每一个瞬间,诠释着从未忘却的初心与使命。
中国发展的密码在哪里?北京发展的密码在哪里?也许能从中找到答案。
苍茫林海,扎根大地才能根深叶茂;大江大河,不忘源头方能奔腾不息。
岁月不老,初心不变。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还有太多期待需要付诸行动,还有太多梦想有待照进现实。风雨无阻、一往无前,我们就一定能用“稳稳的幸福”,继续书写好“为民造福”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