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买球app-2024欧洲杯买球平台 学习正当时 第一议题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不可分割-欧洲杯买球app

时间:2020-10-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魏海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开国大典,当游行群众高喊着“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走过长安街时,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回应是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这一互动场景正是中国人民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真实而又具有象征意义的关系定格。

  2019年3月22日,意大利众议院议长菲科向来访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问时说:“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习近平的回答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言简而意深,点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核心——为人民服务。从毛泽东的“人民万岁”到习近平的“不负人民”,凝结的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彰显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为人民谋幸福的目标追求;浓缩的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奋斗历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党和人民早已如血和肉、鱼和水、种子和土地一般不可分割。只要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只要不带偏见地比较一下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便能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与现实意涵,便能理解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密切关系及其领导地位,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是中国共产党从历史洪流中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

  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应当从1840年以后的中国历史说起。中华文明连绵不断5000多年,中国人民以非凡的创造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鸦片战争后,由于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西方侵略者曾经“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列强欲壑无底的掠夺欺凌下陷入深重灾难。为了改变这种命运,中国人民进行了无数抗争,但是从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都以失败告终。为了救亡图存,20世纪初中国大地上曾出现过300多个带有政党性质的组织,西方的各种思潮都曾拿来尝试,君主立宪制、封建帝制、总统制、内阁制、议会制、多党制等各种政治体制轮番登场,却都无法解决中国人民求民族自由和独立解放问题。直到中国产生了共产党,才开始扭转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共产党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开辟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毫无私利可言,只谋中国人民的大利大义。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曾这样描述党的性质:“不是政客组织的政党,也不是中产阶级的民主党,乃是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另一位创始人陈独秀也写道:“我以为共产党底基础建筑在无产阶级上面,在理论上,自然要好过基础建筑在有产阶级上面用金力造成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在理论上这样阐述,在实践上也这样行动。党的早期农民运动领袖彭湃一把火烧掉自家价值近400万元人民币岁入的田契,把土地无偿赠送给当地农民。在最艰难的长征途中,三名女红军战士把仅有的一条被子裁下一半分给老百姓。在中华民族面对日本侵略的亡国灭种危机时,中国共产党最坚定地发出抗日救亡的号召,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决策,支撑起全民族的希望。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两个前途和两种命运的最后决战,尽管国民党占有武器装备优势、得到美国扶持,但因其独裁专制和堕落腐化早已失尽民心。人心所向,众望早已归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队伍。共产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纲领却得到中国人民的高度认同,连一向自居中间派的民主党派在国民党白色恐怖的现实下,也从“英美的议会政治与政党政治”的幻梦中清醒,认识到在人民与反人民的斗争中“绝对没有中立的余地”。1949年1月,李济深、沈钧儒等55位民主人士辗转抵达解放区,发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贯彻始终,以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中国之早日实现”的声明。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终于带领中国人民走出百年屈辱,赢得独立自由,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自己的核心力量。

  顺应人民意愿,回应人民期待,是贯穿中国共产党执政历程的鲜明主题。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目标既宏伟又朴素,宏伟在她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人类最崇高的理想,朴素在她的每一个现实政策都是从让人民生活越来越好出发,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提出“要让历史证明,我们不仅能够领导好革命战争,而且也一定能够领导好和平时期的经济建设,让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为此,中国共产党坚决地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团结在一起,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热气腾腾地开展建设,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使中国这个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奋发努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同时,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伟大的制度创造,建立并巩固发展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套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保人民始终是国家的主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找到了让当代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创造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坚持“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打响脱贫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坚持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力量源泉。

  今天,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且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但是,前进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有各种各样的荆棘坎坷和乱云飞渡。越是任务艰巨,越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越是要永葆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党始终为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就能无往而不胜”。

  党的领导是中流砥柱和定海神针。在中国这样的大国,没有一个统一的坚强的领导,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日本军国主义敢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曾长期处于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而在全球化的当下,党领导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人民群众幸福安康的根本保证,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信赖的主心骨和定盘星。只要毫不动摇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4亿多中国人民就一定能够形成强大合力,从容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直至夺取最后的胜利。

  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坚实根基和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坚持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信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伟力,得到了最广大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在党的旗帜下,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和衷共济,曾经将凶残的侵略者湮灭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也曾经胼手胝足在几十年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面对突袭而至的新冠病毒,中国人民的团结伟力再次显示了巨大威力,“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迅速集结,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国率先取得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只要党紧紧依靠人民,充分激发广大人民顽强不屈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卓越不凡的创造,就一定能够不断创造中华民族新的历史辉煌,而这正是中国共产党克服困难、创造奇迹、不断为中国和世界作出贡献的力量源泉和未来希望。

  一百年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进程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选择。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是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同行,为人民领航,任何人任何势力企图挑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关系,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不仅注定徒劳无功,而且中国人民都绝不答应!

  (作者:魏海生,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