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买球app-2024欧洲杯买球平台 学习正当时 第一议题

从“美”字看为人民谋幸福的经济学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生动实践述评-欧洲杯买球app

时间:2021-12-06   来源:新华社

  发展为了谁?怎样发展?这是时代之问的必答题。

  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给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引新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经济思想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引领中国发展更加聚焦“美”,是为人民谋幸福的经济学,在广袤大地绘就美好生活、美丽中国、美美与共的高质量发展画卷。

  共享美好生活:“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百姓欢迎的红啤梨、植物肉,智能咖啡机,手术机器人,美妆“黑科技”……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诸多更具品质、科技含量更高的全球好物亮相,瞄准中国百姓消费新趋势。

  从解决“有没有”到挑选“好不好”——进博会的这一幕,正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出发,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小康梦圆,复兴气象激荡。

  ——美在追求生活品质的提升。

  当社会生产不再落后,当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人们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洞察深刻。

  告别排浪式消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青睐科技和文化含量高、使用方便、看上去更美的产品;衣着更注重品质,餐饮更注重健康,向往“诗意栖居”,出行不再遥远……一张张幸福剪影,构成一幅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美丽图景。

  ——美在增强民生获得感的成色。

  发展为了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

  “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构建覆盖全民的基本服务体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制定民法典保障人民合法权益,扎实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在公平正义阳光照耀下,人人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近日,国际权威民调机构盖洛普发布《2021年全球法律与秩序报告》,中国以93分名列第二,排名连续三年上升,成为全球最具安全感国家之一。

  ——美在精神世界的日益丰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电影《长津湖》票房突破50亿元,网红书店吸引年轻人“打卡”,更多公园免费开放,特色博物馆走红……各地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绚烂的精神文明之花在全面小康的中国大地上精彩绽放。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充满浓浓暖意。

  建设美丽中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1年,“大象旅行团”火了。

  以此为主题的短片《“象”往云南》,在10月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开幕式上首映,让全世界看到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环境美不美,生态好不好,攸关人民福祉和永续发展。

  曾几何时,雾霾频发、工厂污染、河流黑臭……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约占全球11.5%,单位gdp能耗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

  “如果经济发展了,但生态破坏了、环境恶化了,大家整天生活在雾霾中,吃不到安全的食品,喝不到洁净的水,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居住不到宜居的环境,那样的小康、那样的现代化不是人民希望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

  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蕴含对生态治理需求的深刻观照,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中国开启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变革性实践。

  新理念指引美丽中国永续发展——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绿色”成为新发展理念重要内涵,“美丽”一词写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一系列顶层设计折射出中国发展之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掷地有声的话语,闪耀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深邃思考。

  新实践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

  沪苏浙交界处,河湖荡漾间,优美生态基底上,占地2400亩的华为青浦研发中心正加快建设。好风景里“长”出新经济、高颜值变高价值……热气腾腾的发展实践,彰显绿色发展内涵。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

  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多措并举推动农村环境整治,“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实施“史上最严”新环保法,建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9年来,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新境界推动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美国航天局卫星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7年间,全球新增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

  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需要全球携手合作。

  站在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的高度,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作出了实现“双碳”目标的郑重承诺。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心协力,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话语,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在携手共进、文明互鉴中实现“美美与共”。

  坚定向“美”而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跨越无数雪峰、峡谷、湖泊,连接无数村镇、风情、生灵,蜿蜒在中国西部边境的219国道最新测算扩展至10065公里,堪称“地球上最雄壮”的1万公里。

  昔日闭塞的山村打开发展之门,新的边贸城市蓬勃生长,生物多样性极致呈现……这条“至美”的中国最长国道,穿越千年沧桑,通向美好未来。

  追求美好生活,是永恒的主题,是永远的进行时。

  “需要”不同于“需求”,不受“预算约束”,可以是不断增长的愿望,甚至是美好的想象。

  对百年大党来说,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始终不渝的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逻辑起点。

  9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归根结底就是做到了“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020年,面对罕见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从百岁老人到新出生婴孩“不放弃每一个生命”……

  “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总结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中如此强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踏上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们需要更加准确把握新时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特点,驰而不息、接续奋斗。

  坚定向“美”而行,要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坚定向“美”而行,需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心头”,脚踏实地,久久为功。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网站地图